勇敢逐夢的愛鳥阿嬤

2013050522:28
 

i
我們攝影老師說--這種頭上有長出一條長長的羽毛的夜鷺,就是告訴牠的同類,牠已經做好求偶的準備了!


我是綽號「暗光鳥」的夜鷺!聽我的名字就知道,我們是「上夜班」的鳥類,喜歡在夜晚活動,到溪流、水田或濕地,蹲、
站在水邊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尋找魚蝦、青蛙為食物,到了白天就飛回巢中,或在比較陰暗的角落打盹。


跟兒子由夜鷺聊到專門拍鳥的"野鳥阿嬤"素蘭。
沒想到她在一個多月前往生了!
攝影的生命雖然不長,但是她在人生最後的那幾年,可以說大放異彩哦!
 一個平凡阿嬤,也有這麼不平凡的晚年。
她的精神我做不到-光是要扛傢私,我就做不到。
所以,我不拍會飛的,會動的,我拍美麗的花,木,還有風景就好!!
還有留一點時間,給我其它的嗜好!
勇敢逐夢的愛鳥阿嬤(黃瀚瑩採訪)


 

 
邱盧素蘭六十歲才開始學攝影,希望透過鏡頭,讓更多人愛上自然

素蘭阿嬤的兒子邱銘源說
「老人家就跟小孩一樣,在學習新東西時難免會感到挫折,身為兒女的只要給他們適當的鼓勵與支持,
就可以幫助他們往前走,發展出潛藏的光芒與色彩」
好感動哦!我也一樣,我兒女也都很支持我!鼓勵我!
我目前用的不算便宜的相機,就是兩年前,兩姐弟送給我的母親節禮物哦!

邱銘源提供:
一張張照片,凝結著野鳥最美麗的瞬間,鏡頭記錄了台灣藍鵲震翅而飛的剎那、記錄了微霧森林中藍腹鷳王者般的氣息……台灣拍鳥者眾,卻只有一位阿嬤級攝影師?──?她是個頭嬌小、年近七十的邱盧素蘭。精力充沛的她,總是穿著迷彩服,扛著二十幾公斤的大砲攝影機上山下海追逐鳥蹤,不但全台走透透,甚至遠渡重洋,到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加拿大拍鳥。她大方捐出自己的照片,讓保育團體製作月曆義賣……此外,邱盧素蘭心中還有一個心願:拍遍台灣的鳥類,讓學校免費下載供教育使用。
邱盧素蘭出生的家庭並不富裕,五歲時母親就過世了,由父親一人擔起養育五個孩子的重擔。「記得小時候哭鬧,二哥就抱我去看屋簷下的燕子,或看築巢的綠繡眼」,邱盧素蘭說。雖然當時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鳥,但熱愛自然的種子,早在不知不覺時深埋心中。但在那個需要為生活打拚的年代,她並沒有逐夢的權利,邱盧素蘭六歲被抱去當養女,讀書時連一個帆布書包都買不起,「有時候夢到背著書包去上學,好高興,但醒來才發現是抱著枕頭」。她小學沒有畢業,十多歲就去當攝影學徒,雖然學到修片技巧,但多數時間忙著替師傅打掃煮飯,根本沒機會碰到照相機。
婚後,邱盧素蘭某次看報,發現有美容院出讓,便與先生頂下開業,「我那時候真的很大膽,雖然曾在美容院當學徒,但我只學會洗頭,其他什麼也不會,找個懂美容的朋友惡補三天就開店了,」回憶起這段往事,邱盧素蘭爽朗地笑了。幸運的是,美容院的生意蒸蒸日上,接著孩子也陸續報到……長年的忙碌,雖然讓邱盧素蘭改善了家計、建立美滿的家庭,卻也累壞了她的身體,造成十二指腸出血。最後,邱盧素蘭決定退休,結束經營二十年的美容院。
像陀螺般轉了大半輩子的邱盧素蘭,直到此時才有了自己的時間,除了打理家務、幫忙照顧孫子,為彌補讀書不多的遺憾,她回到國中念補校,並到圖書館擔任志工。閒暇時她翻閱雜誌,看到一張張精美圖片,心中不免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我會拍照或畫畫,該有多好?」
偶然的機會下,邱盧素蘭得知社區大學開辦數位攝影課程,完全是門外漢的她原本有些猶豫,但在家人的鼓勵下報名參加,從最基本的相機操作開始學起。某次,邱盧素蘭到住家附近的小山散步,在山間小徑巧遇一隻昆蟲,想拿相機拍下,卻因器材關係拍不清楚。「第一次這麼仔細觀察,我才發現平常根本不會注意的昆蟲竟然這麼美,實在很感動,」邱盧素蘭說。
一隻小蟲,啟發了邱盧素蘭對自然攝影的熱情,進而想拍攝鳥類。為了拍攝小白鷺展翅的瞬間,她每天到鳥兒棲息處等待,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為了拍五色鳥築巢,她連續上山守候一個月,守到爬山的人都認識她,還有人不忍心看一個老太太站那麼久,主動搬椅子給她坐……同樣喜歡自然、熱愛攝影的兒子邱銘源,知道母親想要拍鳥,忍不住對她「曉以大義」,因為拍鳥不但器材沈重,過程更是辛苦,要費力找鳥不說,還必須忍受野外的豔陽酷寒;要拍一張好照片,更必須考慮光線、構圖……邱銘源於是建議母親改拍植物或昆蟲,但邱盧素蘭不為所動,最後邱銘源只好幫母親解決器材問題,初期克難地將賞鳥望遠鏡接到相機上,最後乾脆花了新台幣數十萬,送母親專業器材。
邱盧素蘭的先生也受到感染,夫妻倆一有空就扛著相機、腳架上山下海,邱盧素蘭耳朵不好,先生就當她的耳朵,替她聽哪裏有鳥兒的聲音……她甚至曾記錄到台灣首次記錄到的珍稀迷鳥「棕眉山岩鷯」,震驚台灣賞鳥界。問邱盧素蘭拍鳥最快樂的是什麼?她開懷地笑了:「鳥真的好可愛,每一個動作都好可愛。」

【封面故事】我的拍鳥媽媽—邱盧素蘭與邱銘源的逐夢十年
 

 文‧夏以言    照片‧焦正德

二○○二年,一個臺灣阿嬤邱盧素蘭以六十歲的高齡開始學攝影,憑著對鳥兒的熱情克服種種困難,成了生態攝影界最知名的「野鳥阿嬤」。十年來,她的背後始終有個重要推手,就是兒子邱銘源,他為母親建立網站、寫書,讓野鳥阿嬤的逐夢人生,成為激勵人心的精彩佳話。

二○○四年,臺灣生態攝影界出現了一號人稱「野鳥阿嬤」的人物,這位女性攝影師名喚邱盧素蘭,她六十歲才開始學習攝影,卻在剛接觸數位單眼相機不久便拍到臺灣從未出現過的迷鳥棕眉山岩鷯的照片,為臺灣鳥類圖鑑增添一筆寶貴的資料;接著,她的作品開始在各項比賽中接連獲獎;二○○七年,邱盧素蘭更贏得知名酒商夢想計劃的贊助,得以遠征加拿大、斯里蘭卡各國拍攝更多鳥種照片,出版了公益作品《素蘭阿嬤的鳥圖鑑》做為臺灣中小學的免費生態教材。這段「歐巴桑學攝影」的傳奇歷程引起了社會的廣大矚目,也讓邱盧素蘭瘦小卻扛著巨型攝影鏡頭的身影成為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的題材。

邱盧素蘭的成功,背後有個重要的推手,那就是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綽號「邱大俠」的兒子邱銘源。從細心發掘母親的夢想、引導母親踏入生態攝影的世界、給予全面的支持與陪伴,一路上邱銘源都是母親最堅定的後援,也是最瞭解母親的知己。他為母親建立網站、寫書,讓野鳥阿嬤的逐夢人生,成為激勵人心的精彩佳話。

一段深埋的青春夢

邱盧素蘭的攝影之路,源自於年少時的青春夢,她的前半生,可說是臺灣眾多傳統女性辛勞的縮影︰邱盧素蘭本姓劉,因年幼失怙而過繼給盧家當養女。當這位素蘭小姐長到十八歲,不像流行歌裡所唱的等著要出嫁,而是為了生活必須隻身離家上臺北打拼。她在一家照相館找到了學徒的工作,在那兒習得照相跟沖洗底片、上色的技術。「那時我很喜歡郎靜山拍攝的山水,每次看到照片都有一種很想去拜師學藝的衝動,只是沒有錢。」邱盧素蘭說。

現實的考量讓人不得不調整步調,即使想要開照相館,也無力負擔高昂的租金跟設備費,後來邱盧素蘭改學美容美髮、結婚生子、也開了一家自己的理容院。巨大的生活壓力不斷傾軋,為了下一代,邱盧素蘭鎮日埋首工作,從此將那段年少的夢想深藏心中。

母親的掘夢人

接近五十歲時,理容院生意長期的勞碌與緊張讓邱盧素蘭引發嚴重的胃腸出血,在先生邱順林的勸說下,她結束了理容院的生意。退休後,邱盧素蘭到永和國中念夜補校、到青年會學英文、學毛筆,她對年少時未及接觸的一切展現了強烈的學習欲望,但這份熱情卻遲遲沒有兜回攝影上。「我知道攝影器材很貴,底片也要不少錢,所以以前都不敢想這件事。」邱盧素蘭說。

那這個夢想又是怎麼「出土」的呢?做兒子的邱銘源哈哈一笑︰「因為我小時候常常偷看大人的日記啊!」自小頑皮的邱銘源,在家中的舊手記、舊照片裡發現了母親塵封的攝影夢。二○○二年,邱盧素蘭六十歲,家中的小孫子上了幼稚園,不用阿嬤成天照管,於是邱銘源開始鼓勵母親去上松年大學的攝影班,他將手邊一臺舊數位相機送給母親,告訴她「儘管放膽拍,拍壞了刪掉就好,不用花底片錢」。邱盧素蘭接受了這個提議,從此開啟她往後十年的鳥狂熱。

以親情成就的野鳥阿嬤傳奇

從五專時帶母親去看鳥,讓母親初識野鳥世界,到後來全力支持母親的拍鳥活動,邱銘源在邱盧素蘭的攝影路上,始終是最重要的引導者。「老人家就跟小孩一樣,在學習新東西時難免會感到挫折,身為兒女的只要給他們適當的鼓勵與支持,就可以幫助他們往前走,發展出潛藏的光芒與色彩」邱銘源說。

也許是幼時對親情的缺憾,鳥類育雛時無私的付出與犧牲深深吸引著邱盧素蘭。以俗稱「金眼」的小環頸鴴為例,鷸鴴科的鳥類會有擬傷的行為,當老鷹等天敵逼近的時候,親鳥會表演誇張的受傷姿態吸引老鷹的注意力,將老鷹引離鳥巢、甚至犧牲自己讓老鷹抓走,以保全雛鳥的性命。這種親情的表現總讓邱盧素蘭對鳥類情有獨鍾,遠非昆蟲、花卉能及。

【完整內容請見《熟年誌Life Plus》NO.2】